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
近日,《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发布。《规划》明确,数字中国建设按照“2522”的整体框架进行布局;并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到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此次《规划》为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方向性的指导,给中国数字经济的未来描绘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蓝图。
那么,2522整体布局包括哪些内容呢?
第一个“2”,指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资源体系。二者的是基础和应用的关系,可以把前者数字基础设施想象成高速公路,后者数字数据资源体系就是高速公路上流动的各种货物,“只不过在数字技术下,流动的货物变成了信息”。
第二个“5”是,数字技术应该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个领域深度融合。
第三个“2”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创新,另一方面是安全。由于数据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数据使用和数据安全就存在“一体两面”的关系。
第四个“2”则是从国际视野描绘数字中国的建设。即看待数字中国的发展,不仅要考虑在国内的情形,还要考虑到跨境和国际的情况。
《规划》对网络基础设施,算力等都做了强调。而这两者的发展,必然要以网络安全为基础。
首先,网络安全是新基建的重要保障。
数字新基建是在相互连接、相互整合、相互促进的过程中,为整个智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底层的硬件、网络支撑及与之相匹配的技术和能力。
人、机、物等所有的实体及虚拟终端都将连接起来,进行超低延迟和超高通信速率的信息传输协同。继而,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边缘计算等加速向现实世界、社会各领域、产业链各环节深化并快速商用。
在这样的数字化浪潮中,网络安全、信息安全、产业安全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其次,网络安全是算力的保障。
在信息传输过程中,网络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信息安全、物理设施等层面将面临多重风险。数据和网络安全将是“东数西算”数据采集、存储、流通、交换、共享、使用等全生命周期的重要保障。
网络安全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牵一发而动全身。从底洞效应来看,如果将“东数西算”工程比作木桶,那网络安全就是其底座,没有底座便无法蓄水,因而,筑牢数字经济底座刻不容缓。
此次《规划》的最终落地,有关部门围绕数字经济做的一系列顶层规划有望加速落地进程,网络安全行业将迎来全面发展。
第一,整个网络安全行业将迎来爆发。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网络安全产业每年以15%~25%的增速在高速增长。IDC 预计到 2026 年中国网络安全支出规模接近 288.6 亿美元(当前约 1982.68 亿元人民币),五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18.8%,增速位列全球第一。
第二,网络安全行业头部企业将获发展先机。
第三,重点领域将加快数字技术应用,网络安全服务需求快速增加。数字经济服务实体经济的程度正在加深,数、实“双向奔赴”将在农业、工业、金融、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展开,从而加快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
人才是网络安全第一资源,现在是你入行的最佳时期。
“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是安全的核心已成为各行业、单位的共识。特别是对于正处在数字化转型关键时期的政企单位来说,人才匮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尤其是实战型人才短缺的问题,正在成为掣肘政企单位网络安全能力和水平提升的一大瓶颈。
2022年一季度,网络安全典型岗位在全行业中占比翻倍,需求量同比增长高达87%,呈现强劲的逆势增长态势。且在各行业中,网络安全典型岗位需求占比均有不同程度增长。网络安全在各行业的渗透率全面提高。
长期以来,网络安全人才供不应求。到2027年,我国网络安全专业人才缺口预估在327万以上,而每年网络安全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规模仅3万余人。
具有敏锐的安全意识和实战攻防经验,能够分析和解决复杂安全问题和高级别安全威胁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严重紧缺,掌握基础网络安全运营和维护技能的从业者有一定基数,但实战能力和技术深度上无法满足企业现阶段的需求。